阿誰書室山陰墅,舊是郎官棲隱處。山頭先雪剪茅茨,石上開云種禾黍。
禾黍秋香酒滿杯,綠蘿花發(fā)映莓苔。龍龕樹底鐘初斷,金漆湖邊月又來。
柴門盡日人稀到,山葉無風自飛墮。階下紅泉鳥飲殘,谷口青泥鹿行破。
憶昨郎官未仕時,石田茅舍此棲遲。青山醉逐漁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兒。
金陵大道青天上,別后丘園也惆悵。四壁寒蛩夜夜聲,一簾草蔓青青長。
往事浮云共渺然,風流嘉政歿仍傳。舊篋愁看書尚在,開門時見揭猶懸。
看君亦是青云器,野性還應愛山水。高臥山中絕世塵,蕭蕭風木更悲辛。
男兒達節(jié)有如此,未必尋常畎畝人。
陳思孝石田山房。明代。王恭。 阿誰書室山陰墅,舊是郎官棲隱處。山頭先雪剪茅茨,石上開云種禾黍。禾黍秋香酒滿杯,綠蘿花發(fā)映莓苔。龍龕樹底鐘初斷,金漆湖邊月又來。柴門盡日人稀到,山葉無風自飛墮。階下紅泉鳥飲殘,谷口青泥鹿行破。憶昨郎官未仕時,石田茅舍此棲遲。青山醉逐漁樵伴,白眼羞逢杜宛兒。金陵大道青天上,別后丘園也惆悵。四壁寒蛩夜夜聲,一簾草蔓青青長。往事浮云共渺然,風流嘉政歿仍傳。舊篋愁看書尚在,開門時見揭猶懸。看君亦是青云器,野性還應愛山水。高臥山中絕世塵,蕭蕭風木更悲辛。男兒達節(jié)有如此,未必尋常畎畝人。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長樂沙堤人。家貧,少游江湖間,中年隱居七巖山,為樵夫20多年,自號“皆山樵者”。善詩文,與高木秉、陳亮等諸文士唱和,名重一時。詩人王 曾為他作《皆山樵者傳》。明永樂二年(1404年),年屆六十歲的王恭以儒士薦為翰林待詔,敕修《永樂大典》。永樂五年,《永樂大典》修成,王恭試詩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辭官返里。王恭作詩,才思敏捷,下筆千言立就,詩風多凄婉,隱喻頗深。為閩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澤狂歌》五卷及《風臺清嘯》等。
贈得一禪師。宋代。敖陶孫。 舊時典正父,今日一浮屠。四海誰知己,三更忽撚須??丈胶皙{子,暗壁縛於菟。何日當吾眼,藜休淡爾臞。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xiāng)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
述謝陳亮之邦伯時自廣平被召 其一。明代。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xiāng)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
題系馬圖。元代。胡奎。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薄倖 滕王閣懷古。。高深。 滕王何在。悄不見、歌容舞態(tài)。有閣外、西山幾點,檻外長江一帶。秖共他、少年王郎,憑闌感嘆無聊賴。卻客底逢歡,尊前得句,序出風流佳槩。又怎奈、嬉游處,人散后,韶華易改。如今但暮雨,朝云來去,落霞孤鶩長千載。此情誰解。嘆萍蹤、我亦漂流,未了江山債。霜髭盡短,贏得愁心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