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帝王都,宮闕高崔嵬。盛治藹無外,鼓舞如春臺。
咸淳圣人去,山崩龍虎摧。彈指變晦冥,鐵圍生劫灰。
丈夫吐一語,霍落飛風雷。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來。
手濯天地殼,永劫絕纖埃。喚醒群盲兒,歡喜雙眼開。
十一礪四首 其一。宋代。鄭思肖。 錢塘帝王都,宮闕高崔嵬。盛治藹無外,鼓舞如春臺。咸淳圣人去,山崩龍虎摧。彈指變晦冥,鐵圍生劫灰。丈夫吐一語,霍落飛風雷。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來。手濯天地殼,永劫絕纖埃。喚醒群盲兒,歡喜雙眼開。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
鄭思肖。 鄭思肖(1241~1318)宋末詩人、畫家,連江(今屬福建)人。原名不詳,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國姓趙的組成部分。字憶翁,表示不忘故國;號所南,日常坐臥,要向南背北。亦自稱菊山后人、景定詩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學上舍生應博學鴻詞試。元軍南侵時,曾向朝廷獻抵御之策,未被采納。后客居吳下,寄食報國寺。鄭思肖擅長作墨蘭,花葉蕭疏而不畫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奪。有詩集《心史》、《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代蜀總過沔宴制帥。宋代。李曾伯。 皇天祚宋啟真儒,手鑰秦關鎮(zhèn)蜀都。方策有之伊呂偶,規(guī)模如此漢詔無。軍聲劘刜歸帷幄,王事驅馳在粟芻。把酒東湖需捷奏,佇催公袞醉西湖。
見云雷垂垂不雨悵然有作。明代。李夢陽。 大梁城東云出雷,捩風拖雨故徘徊。黃鸝坐樹深無語,紫燕銜泥阻未回。即恐孝娥為早冢,不聞神女傍陽臺?;鹪莆魅沾勾鼓?,屋隙愁看返照來。
留別臺中人士 其五。清代。姚瑩。 城狐社鼠屢驚騷,廟算頻煩圣主勞。百尺豐碑銘上將,萬家新鬼哭寒潮。書生殄賊皆能武,草澤從公豈待招!幾輩白頭今日在,天教忠義翊清朝。
踏莎行。元代。譚處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顛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云,一輪月照曹溪路。
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三十五。清代。王時翔。 一鏡香云綰玉簪。兩灣秋水帶秋嵐。海中明月夢中探。修竹多依花焰焰,古梅偏傍柳毿毿。牽絲千尺老春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