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國龜峰寺,樓臺曜錦翚。許詢初有造,徐浩久相依。
開戶瑯玕裂,登山窣堵危。昔聞禪板少,今見講花飛。
禱雨靈鰻躍,看云老鶴歸。童烹羅漢菜,客禮國師衣。
白足三千指,蒼松四十圍。星河上界近,煙火下方微。
浮世自榮辱,深林無是非。天臺五臺遠,何必更驂騑。
寶林寺。元代。鮮于樞。 越國龜峰寺,樓臺曜錦翚。許詢初有造,徐浩久相依。開戶瑯玕裂,登山窣堵危。昔聞禪板少,今見講花飛。禱雨靈鰻躍,看云老鶴歸。童烹羅漢菜,客禮國師衣。白足三千指,蒼松四十圍。星河上界近,煙火下方微。浮世自榮辱,深林無是非。天臺五臺遠,何必更驂騑。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xué)之齋”, 自號困學(xué)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jīng)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dāng)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
鮮于樞。 鮮于樞(1246-1302),元代著名書法家。字伯機,晚年營室名“困學(xué)之齋”, 自號困學(xué)山民,又號寄直老人。祖籍金代德興府(今張家口涿鹿縣),生于汴梁(今河南開封)。漢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漁陽(今北京薊縣)人,先后寓居揚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間以才選為浙東宣慰司經(jīng)歷,后改浙東省都事,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詩歌與古董,文名顯于當(dāng)時,書法成就最著。明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將其列于“詞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傳。
山夜。明代。李夢陽。 孤月上東岫,白鶴激秋淚。涼風(fēng)振溪壑,林影颯搖泄。山居本深靜,夜氣復(fù)澄霽。冥心向千古,眇焉托真契。
八關(guān)齋詩三首 其三。魏晉。支遁。 靖一潛蓬廬,愔愔詠初九。廣漠排林筱,流飆灑隙牖。從容遐想逸,采藥登祟阜。崎嶇升千尋,蕭條臨萬畝。望山樂榮松,瞻澤哀素柳。解帶長陵坡,婆娑清川右。泠風(fēng)解煩懷,寒泉濯溫手。寥寥神氣暢,欽若盤春藪。達度冥三才,恍惚喪神偶。游觀同隱丘,愧無連化肘。
惠文伯居士請贊 其六。。釋崇岳。 無卓錐之地,有無價之寶。元不用安排,拈來用恰好。沒人情,佛亦掃。這般村僧,脫空到老。
偈 其一。宋代。釋善果。 冰壺雪室坐禪時,世事紛紜莫可知。仰羨一堂云水客,忘機寂默是便宜。
題盧益脩畫水仙花。元代。柯九思。 煖瓊?cè)岽鋾糟紛y,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瀟湘。
游凈慈寺次錢學(xué)士韻。。韓雍。 勝境分明是洞天,偷閑試問上乘禪。老僧出定驚相迓,見我來游喜欲顛。翠竹萬竿圍客座,白鷗數(shù)點傍漁船。品題賴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顆顆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