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光射晴綺,飛翼炫瑤姿。微風吹竹叢,文玉粉差差。
霜草行已繁,冰谷流寒澌。玄機抱終始,逝矣夫何疑。
歲暮雪晴山齋肆目偶閱謝皋羽詩窮冬疑有雨一雪卻成晴喜其精妙因衍為韻賦小詩十章 其三。明代。文徵明。 朝光射晴綺,飛翼炫瑤姿。微風吹竹叢,文玉粉差差。霜草行已繁,冰谷流寒澌。玄機抱終始,逝矣夫何疑。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書于李應(yīng)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chuàng)“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書于李應(yīng)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甲寅初度感懷 其一。明代。楊士奇。 翰苑春坊清切地,從來未有效涓埃。天朝三十三年祿,虛負君恩養(yǎng)不才。
舊館憶王抱節(jié)。金朝。李龏。 夜雨滄波上,寒塘草市中。鐘聞兩寺應(yīng),室掩一床空。買醉留僧燭,敲吟折水葒。沙邊鳴宿雁,亦似哭詩翁。
擬古雜詩三首 其一。明代。黎遂球。 遠與君別者,昨日已今日。迢迢萬馀里,歸期安可必。盜賊多殺人,兵氣天地黑。昨日我出門,卜筮俱云吉。不愁饑餓死,但恐隔異域。傍人定相笑,信誓嗟何及。人生非鹿麋,孰與不交識。夜夢各相見,晚食各努力。
宇文子貞至驛為松江諸邑田糧事賦古詩二章增之。元代。孫華孫。 朝行谷水東,暮行谷水西。谷水日日流,驛舟日日來。驛舟來不已,波浪日日起。朝行谷水西,暮行谷水東。傍人指驛舟,舟中有春風。春風吹谷水,照見桃與李。
煙霞洞四首 其四。宋代。丘處機。 海曲山河洞府低,蓬壺閬苑海東西。仙人玉女時游集,不許桃源過客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