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雍池中雁,飲啄得其時。夕息藉芳蓀,朝游蔭階基。
仰視云間翼,嗷嗷西南飛。朔風摧羽翰,嚴霜下霏霏。
辛苦萬里道,所免寒與饑。倘垂終養(yǎng)惠,豈樂衡陽棲。
雜擬二首 其一。明代。張羽。 雍雍池中雁,飲啄得其時。夕息藉芳蓀,朝游蔭階基。仰視云間翼,嗷嗷西南飛。朔風摧羽翰,嚴霜下霏霏。辛苦萬里道,所免寒與饑。倘垂終養(yǎng)惠,豈樂衡陽棲。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
張羽。 張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來儀,更字附鳳,號靜居,潯陽(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與高啟、楊基、徐賁稱為“吳中四杰”,又與高啟、王行、徐賁等十人,人稱“北郭十才子”,亦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詩作筆力雄放俊逸。張羽好著述,文辭精潔典雅,詩詠深思冶煉,樸實含華。書法纖婉有異趣,仿佛謝莊月賦。隸書效法韓擇木、楷書臨摹王羲之曹娥碑,雖未精極,卻能離俗而入于雅。畫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筆力蒼秀,品在方從義上。
李成寒林圖。元代。黃公望。 六法從來推顧陸,一生今始見營丘。腕中筋骨元來鐵,世上江山盡入眸。林影有風摧落葉,澗聲無雨咽清流。寒驢騷客吟成未,萬壑寒云為爾留。
送劉侍御歸臺 其三。明代。李攀龍。 蘭臺使者出長安,風俗三齊攬轡看。今日殿中玄武仗,須君柱后惠文冠。彈章氣借山河壯,執(zhí)法秋臨節(jié)鉞寒。儻值東封陪扈從,舊游偏奉六龍歡。
流水音懷抱存。。黃浚。 瑰松礓石郁相依,復有寒流浸曲埼。舊主已成林際客,老兵猶護壁間詩。豈徒負壑移舟感,絕憶科頭傅粉姿。霸氣暗收文酒散,廢亭殘日一攢眉。
滿江紅 其一。宋代。鄧剡。 王母仙桃,親曾醉、九重春色。誰信道、鹿銜花去,浪翻鰲闕。眉鎖嬌娥山宛轉(zhuǎn),髻梳墮馬云敧側(cè)。恨風沙、吹透漢宮衣,馀香歇。霓裳散,庭花滅。昭陽燕,應(yīng)難說。想春深銅雀,夢殘?zhí)溲???沼信脗鞒鋈?,更無環(huán)佩鳴歸月。又爭知、有客夜悲歌,壺敲缺。
仗衛(wèi)森嚴九虎關(guān),從前錯為敵人寬。那知黃竹瑤池夢,歷盡青天蜀道難。
回首煙塵三輔隔,驚心風雨五更寒。淋鈴一曲上亭驛,好并千秋金鏡看。
自七曲祠下乘馬至上亭二首 其二。宋代。程公許。 仗衛(wèi)森嚴九虎關(guān),從前錯為敵人寬。那知黃竹瑤池夢,歷盡青天蜀道難。回首煙塵三輔隔,驚心風雨五更寒。淋鈴一曲上亭驛,好并千秋金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