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朝雨驟驅(qū)春去,瓦注盆傾。不記初春。潤柳催花忒有情。
春光解有重來日,寧耐休爭。待得秋深。聽你無聊點滴聲。
采桑子(三月晦必東館大雨)。宋代。趙師俠。 連朝雨驟驅(qū)春去,瓦注盆傾。不記初春。潤柳催花忒有情。春光解有重來日,寧耐休爭。待得秋深。聽你無聊點滴聲。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茙焸b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jié)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jié)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
趙師俠。 趙師俠(生卒年不詳)一名師使,字介之,號坦庵,太祖子燕王趙德昭七世孫,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進士。十五年為江華郡丞。饒宗頤《詞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夢華錄》云:”余侍先大父,親承謦咳,校之此錄,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淪沒,因鐫木以廣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儀趙師俠介之書于坦庵。‘似師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節(jié)詞,則當光宗以九月四日為重明節(jié)之世。所署最后年干為乙巳,則寧宗慶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長短句》一卷。
酬臥云。宋代。劉木。 美人隔云水,廣永幾千里。白日有沒時,相思無窮已。夜雨翳燈花,涼風折窗紙。披衣不能寐,拒待聞雞起。從來志士腸,高若雪山峙。豈不念摧折,藉此可憑恃。蔓草委地滋,孤松插天起。咸若知我深,贈言故及此。
沁園春·一劍西來。。梁羽生。 一劍西來,千巖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臺,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后世評。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閑情。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酒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夏日即事。宋代。陳良貴。 青氈坐對此虛堂,惟有荷風過短墻。早起卻憐春已去,閒來自覺日偏長。綠迷隋苑顰楊柳,紅褪唐宮怨海棠。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時未定雨違旸。梅梢細聽瀟瀟雨,草色行吟淺淺塘。盡有蓬門堪問字,更無勝地可尋芳。詩從得句吟偏苦,鬢到中年覺漸蒼。贏得蕓編頻課子,官貧方免此身忙。
題王晉卿所藏鄭虔著色山水圖。宋代。曾肇。 曾訪江南鳥爪仙,誤隨塵網(wǎng)落人間。紅泉碧澗春風里,尚記麻源谷口山。
舊吏楊時哲王憲相從久入京時復(fù)一至執(zhí)軸乞詩書往事分題各四首予之 其三。。龐嵩。 木密林中出鳳梧,相年臘味稱提壺。尋幽更著東瓜步,羨爾能從亦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