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文章伯,三朝柱石臣。林泉謀養(yǎng)浩,山岳慟歸神。
門下依仁久,天涯灑淚新。束芻無路奠,腸斷浙江濱。
挽謝木齋。明代。何瑭。 四海文章伯,三朝柱石臣。林泉謀養(yǎng)浩,山岳慟歸神。門下依仁久,天涯灑淚新。束芻無路奠,腸斷浙江濱。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jìn)士。為翰林修撰。不屈于劉瑾,累疏致仕。后出為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xué)頗有微辭。有《醫(yī)學(xué)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
何瑭。 (1474—1543)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號柏齋。弘治十五年進(jìn)士。為翰林修撰。不屈于劉瑾,累疏致仕。后出為開州知府,歷工、戶、禮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對王守仁之學(xué)頗有微辭。有《醫(yī)學(xué)管見》、《陰陽律呂》、《柏齋三書》、《柏齋集》。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臺為韻 其五。宋代。戴炳。 君子如真金,真金剛不改。小人如浮云,瞬目多變態(tài)。隨世良獨難,殉道乃無悔。近日崔菊坡,堅臥辭鼎鼐。
惠山寺與子羽話別。明代。華察。 看山不覺暝,月出禪林幽。夜靜見空色,身閑忘去留。疏鐘隔云度,殘葉映泉流。此地欲為別,諸天生暮愁。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guān)中伐太原。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 招關(guān)中。元代。楊維楨。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guān)中伐太原。大丞相,偏將軍,士馬百萬蹂燕云。國已墟,關(guān)來從。尉之陀,竇之融。
收蜜蜂。宋代。蘇轍。 空中蜂隊如車輪,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減口未有處,野老解與蜂語言。前人傳蜜延客住,後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里鬧如市,坌入竹屋新且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相逢處處命儔侶,共入新宅長子孫。今年活計知尚淺,蜜蠟未暇分主人。明年少割助和藥,慚愧野老知利源。
請告致仕。。黃公輔。 三十年來戴主恩,匡時無略濫薇垣。引年非是耽幽谷,揣分正宜返故園。一紙陳情呈法座,九霄甘雨望王言。圣明倘肯憐疏拙,白發(fā)棲遲有阮村。
寄題魏和公吾廬。清代。陳恭尹。 今之人材可屈指,魏季寧都隱君子。放舟溟海六月風(fēng),繭足幽州八千里。巨魚吞舟人食人,白浪黃沙入睚眥。危途曾不廢嘯歌,壯心已覺齊生死。往時為我言翠微,諸峰秀出旁無依。丹崖劖削下絕地,石竇委曲中開扉。蚍行猿引步且伏,徑盡高原見茆屋。分星牛斗即比鄰,福地金精若奴仆。良朋或近或遠(yuǎn)方,伯兄仲兄齊雁行。干戈之際獨無事,花下往往聞宮商。盈階況復(fù)美子弟,講德馀暇兼文章。有時雄辨相奔射,偏師角立還堅壁。有時急難相周旋,首尾皆至如率然。嗟哉古道久已喪,老矣馀生復(fù)誰望。聞君近者結(jié)吾廬,亦擬吾廬結(jié)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