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
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垂柳。唐代。唐彥謙。 絆惹春風別有情,世間誰敢斗輕盈。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
垂柳絆惹著春風翩然起舞別有一番情懷,在這個世界上飄逸之美還有什么能與之比肩呢?
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無心所插,可楚王宮中的嬪妃們?yōu)槭寡蚕翊沽憷w細輕盈,寧愿忍耐饑餓,甚至白白餓死。
惹:將垂柳擬人化,絆惹:撩逗。
斗:競爭,比賽。
楚王:楚靈王,也暗指現(xiàn)實中的王,江:長安附近的曲江。
損:損壞,纖腰:女子的細腰。
晚唐朝政腐敗,大臣競相以善于窺測皇帝意向為能,極盡逢合諂媚之能事。詩人對此深惡痛絕,憤世嫉俗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詩。
參考資料:
1、傅根生.唐彥謙詩歌及其文學史地位的再認識:達縣,2004-05-10
首句“絆惹春風別有情”,撇開垂柳的外貌不寫,徑直從動態(tài)中寫其性格、情韻。柳枝的搖曳,本是春風輕拂的結果,可詩人不以實道來,而說是垂柳有意撩逗春風?!敖O惹”二字,把垂柳寫活,第二句,“世間誰敢斗輕盈?”把垂柳寫得形態(tài)畢肖?!拜p盈”,形容體態(tài)苗條。詩人極寫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垂柳暗以體態(tài)輕盈的美人趙飛燕自喻,是緊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氣寫出其纖柔飄逸之美?!罢l敢斗輕盈”問得極妙,這一問,從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無與倫比的,也顯出了垂柳恃美而驕的神情。
后二句“楚王江畔無端種,餓損纖腰學不成”,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無心所插,卻害得楚王宮中的嬪妃們?yōu)槭寡б蚕蟠沽憷w細輕盈,不敢吃飯,而白白餓死。筆鋒一轉,另辟蹊徑,聯(lián)想到楚靈王“愛細腰,宮女多餓死”的故事,巧妙地抒發(fā)了詩人托物寄興的情懷。詩人并不在發(fā)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發(fā)。試想當時晚唐朝政腐敗,大臣競相以善于窺測皇帝意向為能,極盡逢合諂媚之能事。這種邀寵取媚的伎倆也很象“餓損纖腰”的楚王宮女,“楚王江畔無端種”,“無端”二字意味深長,江畔種柳,對楚王來說,也許是隨意為之,而在爭寵斗艷的宮女們心目中卻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們自以為揣摩到楚王愛細腰的意向了,而競相束腰以至于餓飯、餓死,含蓄而深刻。
全詩中詩人將矛頭直指皇帝及其為首的封建官僚集團,直陳時弊,淋漓痛快。詩人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興的手法,柔情中見犀利,含蓄中露鋒芒,二者可謂殊途同歸,各盡其妙。旨在寫意,重在神似,他雖無意對垂柳進行工筆刻畫,但給讀者以藝術美的享受。這首詩詠垂柳,沒有精工細刻柳的枝葉外貌,也沒有點染柳的色澤光彩,但刻畫出體態(tài)輕盈、翩翩起舞、風姿秀出的垂柳,是一首具有韻味的詠物詩。
唐彥謙(?~893)字茂業(yè),號鹿門先生,并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試,結果十余年不中,一說咸通二年(861)中進士。乾符末年,兵亂,避地漢南。中和中期,王重榮鎮(zhèn)守河中,聘為從事,累遷節(jié)度副使,晉、絳二州刺史。光啟三年(887),王重榮因兵變遇害,他被責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zhèn)守興元(今陜西省漢中市)時,擔任判官。官至興元(今陜西省漢中市)節(jié)度副使、閬州(今四川省閬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刺史。晚年隱居鹿門山,專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漢中。 ...
唐彥謙。 唐彥謙(?~893)字茂業(yè),號鹿門先生,并州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試,結果十余年不中,一說咸通二年(861)中進士。乾符末年,兵亂,避地漢南。中和中期,王重榮鎮(zhèn)守河中,聘為從事,累遷節(jié)度副使,晉、絳二州刺史。光啟三年(887),王重榮因兵變遇害,他被責貶漢中掾曹。楊守亮鎮(zhèn)守興元(今陜西省漢中市)時,擔任判官。官至興元(今陜西省漢中市)節(jié)度副使、閬州(今四川省閬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縣)刺史。晚年隱居鹿門山,專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漢中。
張德夫園亭八詠·橘渚。宋代。王炎。 小插藩籬護洲渚,當年手自種嘉樹。春風吹出玉瓏璁,水面霏微噴香霧。蕭疏木疏候雁翔,漙漙白露朝為霜。木奴欲獻主人壽,一夜累累千顆黃。紫蟹螯肥鱸膾好,釀就洞庭春色老。蒼頭急走喚客來,翠勺金壺同醉倒。
訪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儀。 十年采石寄漂蓬,廣濟雖名寺亦空。將為新來有消息,依前山不結蓬籠。
犍為王氏書樓。宋代。蘇軾。 樹林幽翠滿山谷,樓觀突兀起江濱。云是昔人藏書處,磊落萬卷今生塵。江邊日出紅霧散,綺窗畫閣青氛氳。山猿悲嘯谷泉響,野鳥?戛巖花春。借問主人今何在,被甲遠戍長苦辛。先登搏戰(zhàn)事斬級,區(qū)區(qū)何者為三墳。書生古亦有戰(zhàn)陣,葛巾羽扇揮三軍。古人不見悲世俗,回首蒼山空白云。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
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
惜秋華·庚子秋攜家避地廣平,重九日出郭游蓮亭。十八年重到,堤柳蕭瑟,大有江潭之感。用夢窗重九韻。清代。夏孫桐。 淚菊愁萸,向尊前訴出,傷高懷抱。紅上戍樓,登臨怕看殘照。目中剩影關河,任付與、塵飛煙擾。蕭蕭。正西風信緊,還欹茸帽。城畔翠楊老。盡霜乾曠野,秋光偏好。念倦旅,華發(fā)變,漢南重到。無邊墜葉聲凄,甚處吟、庾郎園小。遲了。陣云寒、雁群都少。